美文示范
韩国执政党党首将于16日举行记者会,宣布是否辞职
金沙集团
乔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金沙集团,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曾担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在70多年革命生涯中,他矢志不渝为中国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立、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懈奋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乔石同志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部长和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期间,他贯彻党中央对外工作方针政策,为党的对外工作拨乱反正、开创新局面作出积极贡献。在兼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期间,他推进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工作机构金沙集团,推进思想、组织、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拨乱反正,推动中央办公厅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期间,他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范围内的后备干部集中选拔,推动组织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改革,扎实推进整党工作,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干部队伍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在担任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等职务期间,乔石同志认真贯彻党中央方针政策,明确提出政法工作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大局。他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支持政法部门严格依法办事。他提出“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金沙集团,推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建立起全国自上而下的完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领导体系。他推动加强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政法队伍从严管理。他高度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活动,为维护全国政治稳定、社会秩序作出重要贡献。
在担任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期间,乔石同志认真贯彻从严治党方针,突出强调增强全党的纪律观念,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在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高度重视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严肃查处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行为。他坚决反对腐败,下大气力纠正党内不正之风,推动制定和完善廉政建设法律法规,领导制定一系列党纪条例和规定,推动并指导设立监察部。兼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期间,他大力深化党校改革,推动党校工作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在担任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间,乔石同志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强调把加强民主同加强法制结合起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和轨道有秩序地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他兼任中共中央宪法修改小组组长,负责研究提出修改宪法方案。他高度重视宪法的贯彻实施金沙集团,注重强化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他高度重视立法工作,提出全国人大“要把加快经济立法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推动初步构建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高度重视依法行使监督职权金沙集团,推动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他坚决拥护党中央领导,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特别是十分关注民主法制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我们纪念乔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守信仰、献身理想的高尚品格。乔石同志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始终坚定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1991年,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发生曲折、处于低潮的情况,他明确指出,“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事业前进的动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是对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人类社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他强调:“在中国的大地上把社会主义事业踏踏实实地坚持下去,不断取得新胜利,这不仅对中国人民,对全人类都有重大意义。”
——我们纪念乔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端正党风、严肃党纪的坚强党性。乔石同志始终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党风和党建问题,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他旗帜鲜明指出:“谁不执行或是变相抵制党中央的决定金沙集团,谁就是破坏了党的集中统一,就是违犯了党的纪律。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他对腐败和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在主持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期间,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以权谋私等现象以及严重影响党群关系的突出问题集中进行清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纪念乔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初心、勤政为民的可贵品质。乔石同志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恪尽职守,一心奉公。他对人民群众怀有深厚感情,明确指出:“全国各阶层人民群众,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无论男女老幼,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在主持中央政法委员会工作期间,他突出强调,要“把保护人民,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的勤务员,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作为我们衡量每一个政法干警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只有随时随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做到任劳任怨,使我们这支队伍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队伍”。
——我们纪念乔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锐意改革、敢于作为的政治担当。乔石同志坚决拥护和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他明确指出:“一定要下决心把特区办好,非要搞好不可,搞好特区不会犯错误。”对新时期的政法工作,他强调:“对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东西,要依法加以保护和支持;对一切不利于改革开放、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要依法加以反对和限制;对一切破坏改革开放、破坏民主与法制、破坏生产力发展的东西,要依法加以打击和制裁。”1992年,他强调要从“思想上的再一次大解放”的高度深入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
——我们纪念乔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尊崇法治、厉行法治的执着追求。乔石同志是民主法制建设的忠实践行者。他明确指出:“要认识到法制决不是可有可无、可要可不要的。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依靠法制来保障;使经济不变质,使国家长治久安,也要依靠法制来保障,从而克服轻视法制、蔑视法制的倾向,提高健全法制、维护法制的自觉性。”在他主持和推动下,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出台了一批重要经济法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法制环境。
——我们纪念乔石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管在哪个岗位工作,乔石同志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他在考察大别山区时说:“山区在研究经济开发的时候,借鉴外地的经验是需要的,但一定要立足本地,因地制宜,切不可去同大城市、同沿海地区盲目攀比。”他强调:“我们一定要切实地对人民负责,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尚空谈,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脚踏实地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金沙集团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传播工作,强调“要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金沙集团,“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我们如何认识传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做好生态文明传播提出明确要求,是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传播工作的根本遵循和指南。
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单列了“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章节,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新闻媒体都有向公众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的法定责任。
生态环境问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关注度高,舆情多发频发。回顾当代环境保护史,曾经历过各种舆论风波的考验金沙集团,也是一部值得认真总结的重要的舆论史。在几十年环境舆论的风风雨雨中,应该说压力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是重污染天气,也就是前些年社会高度关注的雾霾带来的舆论压力。十二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傅莹女士曾深有感触地说,那些年的发布会,“雾霾是一道‘必答题’”,“媒体是年年关注,我们是年年回应,大家也是年年努力”。
雾霾的舆论引导也是迄今最为生动、丰富的生态环境舆论应对与引导实践。面对严峻复杂的舆论形势,原环境保护部在2016年9月专门召开了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部主要负责同志就怎么做好雾霾等环境问题的舆论引导做出了安排和部署,提出要解决面对面的问题、虚的问题、慢的问题、与大众互动的问题,要求建立例行新闻发布制度,搭建政务新媒体平台,加强信息公开。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宣传工作会议提出金沙集团,生态环境宣传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时要求加强舆论监督,及时主动客观曝光生态环境问题也是正面宣传,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第六,新老环境问题叠加,舆论引导要与时俱进。环境保护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工作重点,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曾经广受社会关注,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等环境问题纷至沓来,矛盾新旧交织,舆论引导既要用好行之有效的老办法,更要探索适应新情况的新方式。
传播有很多方式,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在传播中第一位重要的方式就是做好新闻发布,开展新闻传播。新闻发布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标配性工作金沙集团,也是国际社会通用的传播手段。原环境保护部2017年1月建立了例行新闻发布制度,修改了原来的新闻管理办法,原来的新闻管理办法主要是防守型,新办法则“转守为攻”,把新闻发布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新闻发布职责。
第三是开展活动传播。2017年原环境保护部联合省级人民政府,2018年又联合中央文明办,三家共同举办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从此形成惯例,主场活动聚焦环境日中国主题金沙集团,目的是促进生态文化繁荣,鼓励公众参与,是一次大型的生态环境传播活动。2022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在沈阳举办的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发来贺信,要求“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2018年,生态环境部联合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了“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主题实践活动,每年评选表扬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十佳公众参与案例、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等,动员全社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第四是开展行为传播。组织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改变过去传播中存在的居高临下的单一说教方式,在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同时,对公众进行传播,让传播更有现场感、更有互动性、更有亲和力。同时联合中央文明办对做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进行安排部署,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知行合一,从身边做起。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金沙集团,告诉公众哪些是低碳环保行为,应该怎么做才能够体现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
第五是开展文化传播。生态环境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新时代生态文学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内首个关于生态文学的指导意见,对繁荣发展生态文学提出了四大方向、六条措施。倡导作家深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基层一线,激发创作灵感,给读者提供新的审美体验。社会各界积极关注、支持生态文学。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张宏森前不久专门撰文指出:“生态文学成为具有独特价值的文学门类,并于新时代以来逐渐形成‘现象级’文学景观。”
第六是开展对外传播。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要对外传播好中国的声音,增强在国际环境治理中的话语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到2022年,我国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一次将生态文明作为国际环境会议的主题,采取多种传播方式,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与成效。
中国的环境保护从一开始就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事务。在1972年“文革”动乱的特殊时期,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我国参加了第一次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此后,我们还曾经在1993年、2002年、2019年三次承办过世界环境日的主场活动,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体现了开放的视野和胸怀。
中国的环境传播正在从应急宣传向常态传播转变,具体来讲,一是从被动应对向正面引导转变,要进一步聚焦传播主题,加强议题设置,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二是从注重新闻发布向注重新闻发布和文化传播并重转变。新闻发布重点解决的是快和真的问题,文化传播解决美的问题,要用美的方式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增强生态环境传播的感染力影响力。三是要从国内宣传到国内国际传播并重转变,要力戒自说自话、自娱自乐金沙集团,以更宽广的视野,主动融入国际环境保护大舞台,改进加强对外传播,用开放的眼光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
据有关材料介绍,1988年,亚太环境新闻记者论坛成立;1989年,美国环境新闻记者协会成立;1992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成立环境新闻中心;1993年,国际环境记者联盟成立。国际上还有环境传播、自然与文化学刊、环境新闻学等专业刊物。在教育方面,1978年,美国大学开设了6门环境新闻本科课程和1个研究生专业,2001年开设环境新闻传播本科和研究生课程超过了30门金沙集团,密歇根州立大学还开设了博士点。西方环境传播学包括七大研究方向:环境新闻史、环境新闻理论、环境新闻采访与写作、环境新闻媒体、环境新闻教育、环境新闻与社会、环境新闻的跨文化研究(《环境传播》,郭小平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在历史维度上,要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生态智慧和生态文化,提炼阐发“天人合一”等传统生态话语的时代价值。现在,国内外有不少环境史研究的著作,比如,有两本外国人写的中国环境史,一本是美国人写的《中国环境史》,一本是英国人写的《大象的退却》,这两本书资料非常翔实,但作者是用西方框架看待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比如说他们认为中国没有自然观,不爱护森林,甚至对森林有敌视情结,中国人对全球的生态造成灾难等。这些结论,我们当然不能认同,要深入研究,提出有理有据的观点。
在现实维度上,要讲好当代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中国生态环境取得历史性成就,北京空气质量改善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为“北京奇迹”,长江、黄河连续多年水质达到Ⅱ类标准,中国黄河流域绿线向西移动了300公里……成绩来之不易。中国生态文明奖,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等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如雨后春笋,鼓舞人心,具有大量向国际社会传播的生动感人素材。
生态环境传播要聚焦主题,避免“无主题变奏”;与时代共舞,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追求有效性,力戒“假大空”“漂虚浮”;展现开放性,要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野和格局,对外讲好中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建设中国生态环境传播学,是全面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也必将更好发挥舆论的力量,促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城市如列车,车轮滚滚向前,老站台被留在身后,一点点淡出视野。但还有很多人记得它,记得慢车时代的生活方式。松江大学城学子小拾由此获得了实惠便捷地去外地旅行的机会,居住松江的宋晨借绿皮车每日往返市区通勤上班,1990年代住在松江的小玉则记得买站台票与亲友迎来送往的一幕幕,以及站台上混合着热气和叫卖声的豆干、玉米、茶叶蛋。
据铁路上海站资料,松江北站,即原松江火车站,历史悠久,是沪杭铁路上的重要站点。1906年11月,苏浙铁路(沪杭线)动工兴建。1908年3月,上海至枫泾段率先建成通车,松江县境内展开铁路运输的历史篇章。1909年7月28日,沪杭线全线通车,松江县境内沪杭铁路的长度为39.9千米。1937年9月日军侵华时,将站屋炸毁,1941年该站再次重建,当时所建设的站屋主体结构一直沿用到上世纪末。
2000年出生的交通迷小拾金沙集团,在松江大学城读书的四年间,曾在松江北站有过六七十次的穿梭,这里的绿皮车票价便宜、交通便捷,不会给想旅游的“穷学生”带来很大的出行压力。如今小拾已是工作族,12月9日下班后,他特意买了从上海南20:21出发经停松江北的K287次车,也是当晚停靠松江北的最后一趟普速客运列车,送别这座承载他青春的站台。
“由于线路施工限速金沙集团,这班(K287次)列车的速度始终不高。”复旦舆图社是复旦大学地理类社团,在推文中对松江北的最后一夜进行了详细记述。“低速缓行金沙集团,让告别又多了几分仪式感。在这班有座与无座都售罄、满载着晃悠着的列车上,扎堆站满了车友:从高中到大学,年龄参差,但嘴里手机里话题一致、长枪短炮的装备相似——即使并不相认,只要紧挨着挤在车里,都会开始交流曾经的旅程与今天的告别。”
那天与句号同来的,还有他所在的同济大学交通文化与城市发展协会的会长沈璧君。沈璧君今年大四,已在公司实习,他是当天下午两点多,临时起意要去送送松江北站的。在现场,沈璧君突然觉得缺点什么——唱《送别》告别一个站、一辆车,这在“交通迷”里不是第一次。“长亭外!”他开嗓唱了第一句,很快,大家举着手机跟了上来。
松江北站,或者说松江站,对宋晨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宋晨在松江住了12年,骑车去松江北站只要几分钟。自从工作换到徐汇区后,三年里,他几乎每天搭乘早上7:46发车的绿皮火车,坐13或14号车厢的座位,于8:15抵达上海南站,出6号口去徐汇上班。今年5月车站改名后金沙集团,宋晨还是习惯叫它“松江站”。因为坐车太多,车站停用前的最后两个月,他的通勤费几乎都是用火车积分兑的。“想到以后不再坐这条线了,通勤路都变得很珍贵。”
这趟列车在他的印象里,平日乘客是不多的,他乘车前20分钟基本都能买上票。因为“松江站”并非首发站,他在下班路上,会看到去往山西或湖北方向的打算在车上睡一晚的人,老人、农民工或学生居多。上班路上,他会看到一些熟悉的上班族面孔,还有一个年长些、一个很年轻的列车员。车搭久了,大家略一点头,存一些君子之交。
“松江站”对宋晨是一种日常,但也有很多不平常。住在松江老城这么些年,他爱上了坐慢火车旅行。从“松江站”出发,两条线路,一条去浙江,一条去江西,大站小站,他挨个晃过去,一张张车票打出来,不知不觉打卡了二十多个城市。到一处,他也会留心看看车站,有时不自觉拿它们和家门口的“松江站”比较,“这个小站候车厅只有二十多个位子,比松江站还小。”
沿着站台的墙根,她试图侥幸找到一个口子偷窥轨道,没有成功。她想到自己童年时,松江站附近的铁道是没有围墙的,老人跨过铁轨去种田,小孩子午休时偷跑去看火车。小玉惦记的是轨道边的矮桑树,开春季节,小学校门口有人兜售蚕宝宝籽,铺在报纸上,一片片剪下来卖。午休时,她溜去偷桑叶,“谨慎地穿过轨道、心虚地避开桑农,却在返途被班主任抓了包。罚了站、叫了家长,却没有没收桑叶,除了每人脑瓜‘挨了几个毛栗子’(注:敲敲脑袋),蚕宝宝的口粮也算落实到位了。”
彼时母亲还在湖南常德教书,祖辈也多在湖南金沙集团,后续才一一回松江。那个年代是有站台票的,每年寒暑假母亲会来团聚,有时是祖辈们,小玉和爸爸会提前几天在车站边的邮局打长途电话确认好车次,再去站台接人。“当时一个较为固定的团聚流程基本是:写信提出‘面基’需求——回信或电报确认及落实细节——一方出发/另一方买站台票去接。”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南至上海间的旅程差不多是三天。小站台、绿皮车带给小玉的回忆,透着暖黄色的滤镜。她记得坐车时,家里会买两张卧票和一张站票,大多时候坐着的都是爸爸。春运时票难买,小孩儿常被安置到椅背上坐着。不同于现在,小孩当时在车上是受欢迎的,人见着都要逗弄一番,不然拿什么消磨漫漫长路呢?车上还有小鸡小鸭、小鱼小虾,经停下来时,小贩们争先恐后地往窗口塞吃食,玉米、豆干、茶叶蛋都冒着热气,小孩总是馋,妈妈总是在强调,“豆干不好吃的哦,不知道他们放了多久。”有时,长辈在经停时下车买点东西,会让小玉紧张得不行,“怕爸妈被车丢下,在小孩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情了。”
要到后面,莘松高速道路和巴士线才开出来,再是地铁9号线通到松江;与此同时,电报、长途电话的时代也过去了,拷机、大哥大、小灵通手机、智能手机……想去哪里都很快,想联系谁变成了几秒钟的事情,科技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不觉间飞速推进。父母老了金沙集团,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离开世界,车站也老了而后停用。一个时代过去了。
此外,老松江站的位置“尴尬”地横亘在松江的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已久。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沪昆铁路松江段外迁工程完工后,打破了松江城区因沪昆铁路穿城而过带来的空间分割局面,能更好实现城市用地集约利用,对进一步促进松江南部区域及周边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完善提升现有交通体系,助力提升上海西南片区交通辐射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老松江站南面约2公里处,原松江南站是2010年10月26日随着沪杭高铁一起开通运营的。当前,松江区正围绕上海松江站全力打造上海西南门户枢纽——“松江枢纽”,其将有效发挥面向长三角的枢纽衔接作用。上海松江站便是松江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松江南站站房基础上向北扩建沪苏湖高铁和沪昆铁路改线的站场及站房而成,将成为沪苏湖高铁沿线8个车站中的最大站。
“或许对我们、对车友、对松江站来说金沙集团,这是松江站116年沧桑奉献史最值得纪念的尾声;但对上海松江站、对上海这座城市、对铁路总公司和每一个铁路工作人员而言,这也是中国城市、中国铁路的有机更新路上经过的又一个界碑金沙集团,是比起怀念更应该向前展望的新篇章的起点。”复旦舆图社在纪念推文中写道。小拾也突然想起,告别的那夜,“交通迷们”对站台工作人员们喊过的那句——“二十多天后,我们上海松江站再见!”